
西班牙維哥大學(University of Vigo)的一個研究小組,實現了在人工養殖環境下真龍蝦(Palinurus Elephas)幼蝦部分生長周期的育苗養殖。
根據專家介紹,由于不熟悉真龍蝦幼蝦生物學特性,使得對幼蝦的人工養殖變得極其復雜和具有不確定性。他們在西班牙首次實現了將真龍蝦育苗養殖至六期葉狀幼體階段。出生在養殖設施中的龍蝦截至報道之時已生長了60天,現在養殖在具有海水反向流并喂以不同大小的活鹵蟲的特殊水池中。
真龍蝦幼蝦,作為浮游動物中的一分子,在海中的正常生長周期約為150天。當它們呈現出葉子狀的體形時就被稱為葉狀幼體,此時,它們具備長并帶關節的腿可以捕捉食物。這些葉狀幼體在成為一只龍蝦前要經歷七個階段。它們經過五次蛻殼過程,分別成為II, III, IV, V 和VI期的葉狀幼體,隨后長出帶尾巴的新腹節和腹部。
這是該大學專家目前所達到的最新研究階段。研究小組計劃完成實現幼龍蝦整個生長周期的人工繁殖養殖。
(來源:http://f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