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動態
氣候變化對貽貝的影響
氣候變化正造成美國東海岸氣溫和水溫變得更高。根據南卡羅萊納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生物地理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這些變化已縮小了紫貽貝能夠生存的地理區域。
紫貽貝是一種常見的海產品,通常生活在東海岸,最南端可達北卡羅萊納的哈特拉斯角,但根據南卡羅萊納大學生物科學系的博士生Sierra Jones的研究,紫貽貝現在最南只出現在特拉華州的劉易斯。
大多數的動植物都生活在有南北界限地理范圍內。在許多情況下,它們的生活范圍被認為是受到溫度控制的,如果氣候變得太熱,該界限將會發生變化。然而,將地理范圍的變化與氣候變化聯系起來是困難的,除非(動植物)分布范圍記錄的長期性與氣候記錄的長期性具有可比性。
Jones和同事們沿著300英里的海岸線探研了相對于溫度而言,在跨緯度以及跨越數十年間貽貝的生存有了怎樣的變化。就在最近的六十年前,這些貽貝茁壯生長最南可達北卡羅萊納。由于過去六十年間氣溫和水溫的升高,在劉易斯以南已經整年沒有貽貝生存了,而劉易斯以北的貽貝其死亡率高于過去。
這些發現很重要,因為它們展示了最近的氣候變化正在影響著沿岸的生物。“這些貽貝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它們幫助清潔水體,并可以商業化養殖。如果溫度繼續上升,我們可以預期像紫貽貝這樣物種的生存范圍的變化也將持續,而我們的海洋健康處于危險之中。”Jones說道。
“理解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聯系,對于預測今后的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物種和生態系統是極其重要的,”Jones總結道。“生物們將來會生活在哪里,是規劃海洋自然保護區以及規劃捕撈業和水產養殖業未來的關鍵因素。”
(來源:http://www.thefishsi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