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下關市的水產大學校為開發高安全性的魚類通電加熱技術,于2011年2月4日在鹿兒島縣水產技術開發中心舉行魩仔魚的公開實驗。本實驗是鹿兒島縣引進日本農林水產省“利用通電加熱提升水產食品加熱及殺菌技術事業”(2009~2011),與水產大學校及民間企業合作實施。
通電加熱技術是通過對食品通電,使食品本身發熱,達到迅速均勻加熱兼殺菌的目的。本次實驗把解凍后的魩仔魚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由泵送入鈦管式連續通電加熱裝置,施以500瓦的電壓,原本要花2至3分鐘煮熟的魩仔魚只需12秒左右即可成功加熱。容易因煮熟而受損的魩仔魚,連魚鰭也完好如初,深獲魩仔魚加工業者的好評。海帶芽也僅需大約10秒就呈現鮮綠色,實驗成果一如預期。
由于通電加熱技術是以秒單位進行加熱殺菌,不會損及肌酐酸等美味及營養成分,可以耐久保存。先前的魩仔魚實驗證實,殘留的肌酐酸比原來的煮熟方式多出2倍以上,使用水量也僅需十分之一,可望為魩仔魚加工降低成本并提高附加價值。因此,食品業界和魚漿制品業界準備把這項新技術應用于魩仔魚干、柴魚片和鮪魚加工品等。
(本網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