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消費者維權組織“食物與水觀察”最近公布了一份針對在美國沿海擴大離岸水產養殖的最新詳細分析報告,此份報告緊跟聯邦政府今夏公布的國家水產養殖政策之后發表。報告指出,要實現政府的水產養殖業目標將在野生魚類種群和海洋環境上付出巨大的成本代價。主要理由包括:在開放水域的網箱中養殖大量魚類,會有包括過剩的飼料以及用于處理網箱的抗菌劑和化學品等在內的大量廢物直接釋放到海中,對海洋造成污染。而飼養處于食物鏈頂層的高價值的肉食性魚類需要高含量的魚粉蛋白和魚油,而目前,這些原料均來自所捕獲的小型野生魚類。報告計算出,如果政府采用水產養殖來實現彌補美國海產品貿易赤字的目標,每年需要在美國沿海的網箱中養殖2億條魚類。這將需要消耗全球魚粉總產量的40%用于制作魚飼料。
報告分析,根據業界的有關養殖魚類逃逸率的經驗估算,所制定的水產養殖擴張目標,將會導致每年至少有100萬,最多可達3500萬尾的養殖魚逃逸(因風暴、鯊魚攻擊等),還將排放與未經處理的城市廢水的含氮量相類似的含氮廢物,其數量比洛杉磯市所排放的城市含氮廢物的9倍還多。報告建議對陸基循環水養殖多加研究,因為它可以為內陸社區創造就業機會,并且對環緊的影響低。
(本網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