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動態
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發起的2020年度峰會(GOAL 2020)以視頻會議(又稱虛擬會議)方式舉行,在最后一天代表們參加了有關水產養殖業未來發展路徑的專題討論會,代表們認為,水產養殖的未來在開闊海域。
為什么要將養殖場移至離岸的開闊海域?有代表解釋道,在開闊海域養殖者可利用到更快速流動海水和更安全兩個優勢??焖倭鲃拥暮A饕馕吨恋砦锖宛B殖廢水不會滯留在養殖場附近,使水產養殖變得環境更友好。遠離海岸的水產養殖可改變公眾對水產養殖的看法。政策制定者以及自然保護協會和WWF等組織也看到了離岸水產養殖蘊含的巨大潛力,它可在不損害環境的情況下加強全球食物安全。雖然離岸水產養殖在紙面上有許多正面性的指標,離岸養殖業務往往還只是個例而不是常規實踐。因海洋地理和水深各不相同,并不是所有海洋環境都適合水產養殖。此外,營運離岸養殖場所需的裝備和技術昂貴,養殖者在取得盈利之前先需投資數百萬美元。離岸養殖場還需要陸基設施,如孵化和育種場等為其提供運營之需。離岸養殖沒有陸基設施是不可行的。
擴大規模與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問題,代表認為離岸水產養殖想要成為標準的行業實踐面臨艱巨的挑戰。離岸養殖業務必須平衡相互競爭的需求以保持參與企業的償付能力。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關注其可持續性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養殖者不考慮離岸養殖的可持續性,其養殖規模就會受到影響。忽視了可持續性將對魚類福利和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并有失去公眾支持的風險。反過來,過分強調可持續性而不給生產者擴大規模的能力就意味著生產者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離岸養殖的下一步該怎么走?主要問題都集中在離岸養殖系統可能的技術突破。有觀點認為,離岸養殖的技術突破將是一個逐步漸進式的過程。不可能有一個單一的創新給該行業帶來徹底的變革。有觀點認為,接下來的關鍵一步是降低養殖網箱的成本。雖然現有的離岸養殖單元設計精良,但單獨一個養殖網箱的海上運輸和安裝費用即可超過1000萬美元。
專題討論會總結道,離岸水產養殖有助于改變公眾對魚類養殖的看法。將網箱移至開闊海域可消除近岸養殖場帶來的許多環境和安全方面的批評。如果離岸養殖場能變得更為切實可行,那么,離岸水產養殖可成為新的行業標準。
上一篇:冰島漁業燃油使用量創歷史新低
下一篇: 澳大利亞基于人工智能的金槍魚新鮮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