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距離新加坡Changi輪渡站5公里外的Eco-Ark海上養殖設施是全球首批海上封閉式浮動養殖設施之一,Eco-Ark養殖場于2019年11月命名并啟動運營,應用專利技術為新加坡消費者養殖生產三種魚類:尖吻鱸(Barramundi)、紅鯛魚(red snapper)和雜交石斑魚(hybrid grouper)。該設施共有四個容量分別為47.5萬升的養殖池,目前已投放共計30噸養殖魚類,持續運行的過濾系統可將養殖環境中的細菌、致病菌和養殖廢物降至最低。與沿海網箱養殖相比,該設施可提供穩定的水溫、含氧量、水體細菌含量,免受海上溢油事件的影響。Eco-Ark養殖設施建造成本為400萬新加坡元,在三個月內將達到滿負荷運行,年養殖產量將達166噸。該養殖設施的總面積只有1400平方米,約為足球場的四分之一,同等產量的網箱養殖所占面積的14%。該設施的運行用能也比沿海養殖場或陸基封閉式養殖場低,其三個水泵每小時各提供750立方米海水,總耗電17度,遠比陸基封閉式養殖裝置每小時耗電150度要低。抽取的海水經過濾去除固體顆粒,再經臭氧處理,并注入氧氣,用于去除水體中的致病菌和細菌,并將含氧量調節到適合養殖魚類的水平。該設置配備的太陽能發電裝置每天還可節省約80新加坡元的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