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鮭魚自身所擁有的天然化學標志:它們身上的魚鱗。此發現結果可以免去人們對魚類使用昂貴的人工標志而進行的繁瑣的標記工作。該研究小組在研究大西洋鮭魚歷史記錄數據中的碳同位素時發現,魚鱗能反映出魚類活動和攝食的生境中水和食物的成分,因此充當了一個魚類標志的功能。隨著鮭魚在海中不斷攝食,其魚鱗也在持續地生長,這意味著魚鱗中的碳同位素值能反映魚所攝取食物的碳同位素值。
研究人員針對衛星記錄的海面溫度比較了魚鱗隨時間的變化,而海面溫度的起伏被認為是該物種在過去數十年期間,在整個北大西洋中數量衰退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小組相信,與時間序列最吻合的位置,最有可能就是鮭魚的覓食之地。
(本網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