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漁機所組織召開深遠海養殖大規格苗種培育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發研討會。所長陳軍出席會議并致辭。副所長諶志新主持研討會。
會議指出,“十三五”以來,在國家政策、產業需求的共同推動下,以養殖工船和桁架式網箱為代表的大型深遠海養殖設施蓬勃發展,配套裝備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然而我國深遠海養殖總體上既不大、也不強,大多桁架式網箱和養殖工船還未達到設計產能并盈利,存在明顯的短板和弱項,其中大規格苗種的規?;褪且豁楊B疾。近年來,由于近海環境惡化和養殖工藝落后,導致藥殘超標、種質退化、性腺發育、攜帶病原等問題,苗種質量不佳,對深遠海安全高效養殖生產造成重大隱患。攻克苗種高效擴繁技術,提高中間培育工藝,解決大規格苗種規?;?,研發智能養殖裝備,是釋放深遠海養殖產能、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會上,與會專家就深遠海大規格苗種產業現狀進行了交流,并針對大規格苗種培育和智能養殖裝備研發關鍵技術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加強產學研合作、完善產業配套體系等建議,為進一步合作和承擔國家科研任務,解決產業實際“卡脖子”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黃海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水產研究所、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漁業工程研究所、青島國信藍色硅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國信東方(煙臺)循環水養殖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專家20余人參加會議。